|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利氏宗亲网
网站首页
利氏动态
本会要闻
联谊活动
媒体报道
各地分会
东莞分会
河源分会
广西分会
惠州分会
海南分会
安徽无为
从化分会
南海分会
梅县分会
新会分会
花都分会
高明分会
湛江分会
龙南分会
南雄分会
阳江分会
都昌分会
蕉岭分会
蓝山分会
寻宗究祖
族谱祠堂
利氏宗祠
利氏族谱
利氏风情
家族文化
族人心声
传统文化
育才奖学
颁奖概况
学生来信
商务交流
论坛互动
快速搜索
最新通知:
·
关于申报2019年应届大学生奖学金的通知
(
2019-07-26
) ·
关于申报2018年应届大学生奖学金的通知
(
2018-08-14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利氏动态
»
本会要闻
《中华利氏通谱》编委会主要成员与中科院袁义达教授深圳会谈
来源:
联谊会办公室
日期:2021-03-28 19:37:00 点击:次
2021 年3 月20 日,《中华利氏通谱》编委会主要成员与中科院袁义达教授见面会在深圳市豪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参会人员有《中华利氏通谱》理事会理事长、编委会总纂利耀宜,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利志荣,副理事长利建明,编委会常务副总纂利盛生,副总纂利友新、利本明、利军,总编审利隆德等,办公室工作专员利汉良、出纳利同福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袁义达教授。
上午的会议由副总纂利盛生宗亲主持。首先由总纂利耀宜发表讲话,对千里迢迢来深圳莅临指导《中华利氏通谱》的袁义达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利氏宗亲人口的分布、增长以及利氏联谊会的章程、《中华利氏通谱》的启动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耀宜会长代表联谊会正式向袁义达教授提出担任《中华利氏通谱》顾问的邀请,并请袁教授为《中华利氏通谱》写谱序。袁教授当场愉快地答应了耀宜会长的请求。
常务副总编纂利盛生以PPT形式向袁教授讲述了《中华利氏通谱》的大纲以及工作思路。袁教授根据会上各副总纂的发言结合《中华利氏各地谱序汇编》内容,为我们利氏寻根提供了重要方向。他列举了叶姓通谱作为参考例子,以各类古代文献及甲骨文的记载为依据,为《中华利氏通谱》的编纂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副总纂利军宗亲就源流探讨等工作向袁教授作了汇报,并提出了之前自己收集的甲骨文以及各种史料记载总结出来的论点,主要是关于利氏源流的探讨等方面的大量史实依据。袁教授表示认同利军宗亲的观点,并高度认可了他的研究方向,建议其写成论文,还表示可以介绍甲骨文及其他相关的专家审核。
借着现场高涨的气氛,袁义达教授表示,修谱是为了中华文化以及利氏根源的传承,是一种积极向上,造福后代的行为。他还表明,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执行。与会者最终就通谱名字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一致共识。
综合利军、袁教授以及各副总纂的论点,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利氏发迹于商朝(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史料记载),在商朝是显赫的贵族身份,古利国灭亡之后从周朝开始,由于口音的差异,以及种族的迁移,导致利姓有一部分转化成谐音姓。因此,《中华利氏通谱》的编纂工作需到各分支的资源采集点,原则上以100人以上集聚地为止,有利氏名人记载的除外。
随后进入自由讨论的环节,总纂利耀宜,秘书长利志荣,副理事长利建明,常务副总纂利盛生,副总纂利友新、利本明、利军及总编审利隆德就各自收集到的资料各抒己见,场面一度十分火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场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最后由总纂利耀宜总结为“姓氏文化是信仰的基石,利氏需要找到家训”,谱序内容沿用原版文字记载的方式,结合扫描上传的方寸保存,方便后人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袁教授紧接文字记录问题,指出有多达八万字没有登录在字典及输入法中,利本明也根据现实中遇到的情况例举出例子,最终认为可以通过扫描上传的方式去更好地真实还原史料记载。袁教授也指出以后的日子里会有专门的输入法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随后袁教授继续列举了孔姓族谱的修谱方式:孔姓从孔子开始是只修大谱,由于遗腹子的原因,孔融之后所有谱都修,甚至到了后面连女姓也列入修谱范畴,这为《中华利氏通谱》的修谱提供了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最后,副总纂利盛生为此次会议内容作出总结并为下一步工作安排向会长作出请示。首先是要借鉴各姓氏的修谱方法,做到求同存异。他指出,通谱需要在两年内梳理完毕并出版。而收集资料这一环节则由会长利耀宜、秘书长利志荣及常务副会长利建明牵头,常务副总纂利盛生,副总纂利友新、利本明按照分工要求走访三条线路。副总纂利军负责大纲溯源的整理,总审编利隆德负责措辞和格式的把控,编委会专员利丰、办公室工作人员利汉良、利同福协助修谱的其他具体工作。
会议结束后,中华利氏通谱编委会全体成员与袁义达教授合影,并对袁教授对利氏族谱编写的巨大帮助表示感谢。
上一篇:
《中华利氏》第23期报纸电子版
下一篇:
《中华利氏》内刊管理制度(试行)